第四卷 【火中莲】 第一七九章 刍狗(1/6)

  【权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三国继承大唐衣钵,自然都要对曾经万邦来朝的强大帝国灭亡的原因,作一番探究,以得前车之鉴,作为后世之师。

  在三国草创阶段,这样的探究,显然会对三国的政治体系的建立,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是决定性的。所以天下的聪明才智之士

  纷纷出来辩论宣讲,希望能压倒别家,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各国的立政咨文。

  一时间,神州学术气氛大开,有认为唐亡于藩镇割据,要求各大门阀将军权交给皇帝的;有认为是宦官专权导致唐朝灭亡的,要求废除宦官制度,内官全由女子充任的;还有认为是士族贵族和庶族进士的朋党之争,虚耗了国力,才导致大唐最终亡国的。

  当时的情况是,每个国家都是由掌握兵权的豪族妥协联合建立。皇帝虽然是其中实力最强一方,但也没有可能胜过其他豪族的联合,所以军权收归皇帝,也只能说说罢了。

  相比第一条,宦官问题在立国初期是微不足道的,各国都对宦官严加限制——一不得干政、二不得掌军、三不得结交外官。至少这二百年下来三国还没出现过一个称得上权宦奸宦的。

  第三条却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三国掌权的大阀们,对这一条的解决之道,想到一起去。既然士族和庶族对立,好吧,从制度上不让庶族起来不就得了?

  这法子看上去简单有效,一劳永逸,而且深受士族上下拥护。齐国是执行这法子最彻底的,东齐奉行孔孟之道,士族皆是礼乐传家、诗书门第,热衷于入世治国,从来不缺做得锦绣文章的儒生和整日夸夸其谈的文官,所以干脆废除了科举制,采取征辟举荐相结合的法子,从士族内部选拔人才治理国家。

  而西秦士族崇尚武力,换言之就是没什么文化,经历过前期的武夫当国、鸡毛鸭血之后,这才知道天下马上得,却要马下坐,所以恢复了科举。实行科举与荫补、举荐并行的制度。

  至于南楚士族倒是读书多,但大都喜好华章美服,在政治上也信奉黄老之道、喜好务虚,对繁杂的具体事务深恶痛绝,所以也施行征辟举荐荫补科举四规并行制度,选拔些有才干的庶族负责具体事务。

  虽然秦楚还有科举,但毕竟不是主流。更多更有前途的位子,是留给各大门阀中的优秀子弟的。像胥耽诚二十为县令、乔远山三十知府州之类的事情,在庶族身上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