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雒水河畔的一声巨响(下)(2/3)

  【北朝求生实录】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正在这时,一身胯裆铠的高延宗,拿着一支绑着纸的箭矢来到高演面前道:“叔父,高伯逸派人射了一封信进来了。”

  高演想都没想,连忙拆开信纸,里面写的字不多,大概意思就是让他们赶紧的开城投降。若是不投降,三日之后,大军荡平金墉城!

  到底是虚张声势的威胁,还是胸有成竹的警告,高演无法得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留给他和唐邕的时间,不多了。

  想了片刻,高演下令全军继续警戒,并准备对付,却没有对其他人说起高伯逸劝降的事情。

  ……

  正如后世电影《功夫》里坏蛋给主角说“数到三”就只会报一声“三”,省掉前面的“一二”一样,在高伯逸派人射劝降信的当夜,杨素带了十几口“棺材”回来了。

  里面全是米粒大小的黑火药!

  如果是夏天,火药自燃恐怕还真是个大问题,高伯逸未必敢用。可是现在是深秋尚未入冬,这一招还是可以玩玩的。

  高伯逸为高演准备了一份“大礼”,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就是黑火药。

  不过是使用朴实的科学方法制造出来的颗粒黑火药!

  结晶提纯,分组筛选,加入酒水捣泥,形成颗粒。与此同时,还制造了用纸卷和黑火药混合捻制的“印信”。

  这些,都是高伯逸用来试水的。

  制造火枪大炮?

  呵呵,现在冶炼的科技树实在是爬不动,高伯逸估计到自己儿子当皇帝的时候,能不能有点雏形都难说得很。

  钢铁工业,就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涉及的行业不是一个两个,不是某个穿越者拍脑袋就能搞出来的。

  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或许还能看到点成果。

  但是,实用性炸药的发明与普及,却不存在半点门槛,缺的仅仅只是理论指导而已。

  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硝石,硫磺,木炭这三样东西,偶尔会发生“爆炸”,两晋的时候,某些炼丹的道士都已经发现了这个原理。

  但他们不知道比例,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排除了“芒硝”这种东西的干扰(古人长久都受困于芒硝和硝石),在唐代的时候,黑火药就已经用于燃放烟花了。

  不过,他们依然没有彻底理解“爆炸”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怎样让爆炸的威力最大化。在不改变火药成分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