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后悔是没用的(3/4)

  【材料帝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杨新宇与厂长们握着手,说着一些客套话,同时也观察着对方的表情。他可以看出,这些厂长们的表情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不少期待,也有少许沮丧,还有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警惕。

  期待很好解释,那是因为国产化办的订单都是香饽饽,利润是极其丰厚的。警惕也能理解,毕竟这是一个洽谈会,大家都不愿意自己被人忽悠着吃了亏。至于为什么沮丧,杨新宇就有些想不通了,难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去搞技术开发,看到别人搞出来了,有些不甘心吗?

  前来参加洽谈会的于克岫心里的确是有几分不甘心。

  去年秦海他们去金南化工厂调研的时候,曾经与他讨论过开发聚氯乙烯新产品的问题,但他出于谨慎的心理,拒绝了秦海的要求。没想到,仅半年时间,国产化办就组织若干家单位完成了改性聚氯乙烯以及其他一些树脂技术的研发,而且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

  由于取得了专利保护,国产化办并不怕公开这些树脂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在邀请金塘市的企业前来参加洽谈会的时候,这些专利资料也都一并附上了,以便各家企业对于生产成本能够有一些预估。

  在拿到国产化办提供的有关改性聚氯乙烯的资料之后,于克岫让技术科长禹惠国看了一下。禹惠国表示,这些技术并没有什么特别高的难度,如果当初金南厂敢于自己花钱进行研发,估计只要投入三四十万元,就能够解决。当然,禹惠国这个判断多少也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看到别人的研究思路之后,再来评估自己的投入,往往是会倾向于低估的。

  根据国产化办列出的采购清单,改性聚氯乙烯的价格每吨比普通聚氯乙烯高出了几千元,按1000吨的产量计算,足足就是几百万元的差价。以几十万的投入,获得每年几百万的额外收入,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大赚特赚的。可是,由于专利技术并不在自己手上,要从事生产,就必须从国产化办委托的研发机构手里购买专利使用权,而这个利用权的价格却是非常昂贵的,远远超出了研发所需要的投入。

  如果当初自己没有犹豫,那么会是如何呢?在前来浦江的火车上,于克岫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这个问题。一年几百万的利润只是一个方面,手上拥有若干项专利技术,这本身就是资本,也是政绩。能够生产聚氯乙烯的企业不少,但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的企业,能有几家呢?如果自己的企业能够具有这样的实力,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