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有眼不识泰山(1/4)

  【材料帝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听到王鸿生的话,秦海不禁暗暗感叹,能够在国家计委工作的人,果然目光都是极其犀利的,能够从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中察觉出别人的意图。秦海请华清大学、化工设计院开发大型乙烯装置,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建一家乙烯厂这样简单,他的想法分明是既想吃鸡蛋,又想吃母鸡,还要把养鸡技术也收入囊中。

  这些想法,也不算是什么商业秘密。其实国家也知道应该这样做,只是没有这么多资金去做而已。国家的实力相比秦海来说,当然是大出千倍万倍,但同时国家要做的事情也比秦海要多得多,所以具体到一个项目上,倒反而是秦海显得更财大气粗了。秦海并不忌讳把这些想法向在国家计委工作的王鸿生说个清楚,反正国家也不会成为秦海的竞争对手。

  想到此,秦海说道:“我倒不觉得是多此一举。一套大型乙烯装置,是几十亿的投资,如果把这些钱用在国内,可以促进国内许多技术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不瞒王伯伯,我刚刚从化工设计院过来,和那里的专家探讨了一下研究低温钢材的事情。如果这项研究能够取得进展,光是低温钢材这个市场的收益,就足够弥补我的全部投入了。”“王伯伯真是行家。”秦海由衷地赞道,大型球罐和乙烯装置中三种最重要的压缩机是乙烯工程中最大的难关,难点就在于低温钢材。王鸿生能够一听他说的情况就说出球罐和乙烯三机,说明王鸿生对乙烯装置是颇有一些研究的。

  王鸿生微微笑着说道:“计委就是一个杂货铺,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别说乙烯装置这样重要的项目,就是女同志头上的头发卡子,我们过去都研究过呢。”

  要说起来,这就是计划经济的一个梗了。50年代中国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一度把权力收到了极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到计委制订计划的范畴之内。结果。某一年地方上反映,说市场上买不到发卡,许多女同志都很有意见。计委的干部一检查,才发现是自己在编制计划的时候遗漏了这项,于是赶紧调拨几吨钢材,指令相关企业紧急生产发卡若干,这才解决了问题。“目前国内在大型乙烯装置上遇到的困难,大多数与材料相关,其中低温钢材是最大的一个难关。我在化工设计院了解到,国家每年投入用于低温钢材研究的经费,不过一两百万元,加上一些企业自己筹措的资金,总共也不到500万元。靠这样一些投入。要想解决低温钢材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