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整治一下这个风气(2/4)

  【材料帝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陈贺千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其实也不能怨周以诚。咱们这些企业做事,一向都是这样的规则,周以诚也算是近朱者赤吧。唉。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小秦提出的原则,实在是太英明了。如果我们不坚持把攻关的重点放在材料和工艺上,那么这一次的重大成套装备攻关,最终又要流于形式了。”

  李林广笑道:“老陈,你现在才知道小秦的本事啊?我是服了这个小年轻了。你说说看,他比我儿子也大不了几岁,怎么想问题会这么老道?连咱们这两个老家伙都比不上他,你说这是什么道理?”

  秦海听两位大师把话头扯到了他的身上,连忙谦虚道:“陈老师,李老师。你们就别捧杀我了,我所以会认为材料和工艺是核心,也是因为过去在浦桑国产化办以及农业部的工作经历。据我在企业做过的调研,我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主要就是因为材料和工艺跟不上。至于说整机设计,反而不是什么瓶颈。说得难听一点,整机方面,就算我们做不了创新,难道还不会测仿吗?”

  所谓测仿,全称是测绘仿制,后世有个更委婉的说法,叫作山寨。早些年,中国的装备制造水平落后于国外,许多设备都不能自己生产。为了摆脱对国外的依赖,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弄到”一台国外的设备,然后大卸八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进行测绘,接着原样仿造出来,从而实现同类装备的国产化。

  在知识产权意识不高的年代里,这种测仿的方法,为国内解决了许多装备短缺的问题。在测仿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掌握了这些设备的设计原理,举一反三,也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应当说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可是,整机能够测仿,材料和工艺却是没法模仿的。一块钢材,我们只知道它的性能非常优越,但如何才能冶炼出这样的钢材,是无法从钢材本身找到答案的。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落后,我国的许多工业产品虽然原理甚至形状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但性能却是差强人意。

  陈贺千和李林广也都是有实践经验的人,岂能不懂这其中的奥妙。听到秦海这样说,他们都苦笑起来。陈贺千摇着头说道:“小秦,你这话可伤着一大批人了。你可别瞧不起测仿,当年国外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什么机器都不卖给我们,我们国家可全凭着测仿这个传家宝,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装备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