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才难得(3/4)

  【材料帝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秦海敏感地察觉到了王鸿生话里的玄机,他问道:“王主任,你的意思是说,未来还会给我们大秦集团再推荐一批像任飞翰这样的管理人才?”

  “这种事情,还是以自愿为主吧。”王鸿生道,“强扭的瓜不甜,要转变体制内干部对于民营经济的观念,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我可不想成天帮你干这些事情。再说,不是每个干部都像任飞翰那样正直、敬业的,挑选人才的事情,还是你们企业自己去做更好。”

  “哈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王主任是鼓励我去挖国企的墙角了?”秦海半开玩笑地问道。

  王鸿生脸上掠过一丝无奈,说道:“我怎么会希望你去挖国家的墙角呢?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我过于乐观。这几年,国企出现大范围的亏损,这其中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地方领导、企业领导瞎指挥的原因。我们在努力地扭转这种情况,但有些事情是我们难以做到的。

  以我的想法,与其让这些亏损企业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回到机关里去养老,还不如让他们转到像你们大秦集团这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里去继续发挥作用。你应当承认,国企这么多年还是培养出了相当一批人才的。”

  “我明白了。”秦海点了点头,表示听懂了王鸿生的意思。

  在两年前,秦海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挖走了大量的技术人员,成立了安河材料学院。如今他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技术储备,却又面临着管理人才不足的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甚至比技术人才的培养更为困难,因为管理一家企业不但需要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长期磨砺形成的经验。由于中国的民营经济还只是刚刚起步,要想找到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只能到老国企去想办法。

  从王鸿生的角度来说,当然不希望看到国有企业里的人才被民营企业挖走。但他也知道,在总设计师南方讲话之后,中国将会全面地走向市场经济,原来受到计划体制保护的众多国有企业将会面临着市场的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但同样会有一些企业惨遭淘汰,面临破产的境地。

  王鸿生不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人,他能够接受这种优胜劣汰的结果,知道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他唯一舍弃不下的,是这些老国企里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团队,这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