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什么技术路线(3/4)

  【材料帝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杨新宇是不知内情的,听秦海说得这样笃定,倒是挺感兴趣,他连连点头道:“好啊,我们就是应当提倡这种协作精神,你们两家企业,隔着省,还隔着系统,竟然能够保持这样良好的协作关系,非常不容易。年轻人,你们企业对于马科长他们这边的技术障碍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秦海道:“杨主任,马科长他们遇到的技术问题,其实在国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只是如果我们要引进这方面的技术,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对于咱们的国情来说,并不适合。不过,既然国外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说明这个问题是有解的,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突破,是不是这样?”

  杨新宇微微地点了一下头,表示部分认可秦海的说法。秦海说这个问题有解,这个判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本身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再费太多精力就没有必要了。但秦海说只要努力就能够突破,这就是一般的套话了,杨新宇要听到的回答,显然不是这个。

  秦海看出杨新宇的心思,他接着说道:“当然,这样的技术难题,仅凭我们企业里的技术人员,一时恐怕是很难解决的。我们的思路是,借助于外脑,尤其是国家顶级研究机构中的外脑,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这叫产学研联动,杨主任以为如何?”

  “这个想法有点意思。”杨新宇笑了,“不过,年轻人,你说的国家顶级研究机构,是指什么单位呢?”

  “比如说,科学院,华青大学,燕京大学,钢铁总院,这些应当算吧?”秦海说道。

  杨新宇道:“这些机构,我们也都尝试着联系过,他们也承担了我们一部分的国产化技术攻关任务。但是,他们自身的科研任务也非常重,像钢铁总院一位在搞材料性能方面很有名的陈贺千教授,前一段时间我们和他联系的时候,总院说他执行重要的机密任务去了,具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还不清楚呢。”

  “陈老师应当是已经回到京城了吧。”秦海说道。

  “你怎么知道?”杨新宇一愣,他说起陈贺千也不过是随便举个例子,秦海居然直接就能够说出陈贺千已经回了京城,这个年轻人不会是在蒙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