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历史大势(2/6)

  【皇明天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朱由检为什么会立根于名族主义,推动的大明的政权进化?

  因为其余的意识形态,都抽象于政治哲学,而政治哲学,又抽象于客观事实。

  客观事实产生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产生意识形态。

  无论何种政治哲学诞生的意识形态,都带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叫做异端。

  政治哲学本身就是政治哲学家们,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进行总结,无论多么脚踏实地,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形而上的讨论,理想化。

  但是大明两万万人丁的思维怎么可能完全一样?

  在总结出政治哲学本身的时候,就会出现对立,就会产生异端,为了消灭异端,无所不用其极,进而出现党争,进而出现让人匪夷所思之事。

  比如大明朝的熊廷弼被传首九边,就是类似于西党、浙党、楚党、东林党、京党、阉党斗来斗去的党争。

  第二个叫做普世。

  除了名族主义外,其余的意识形态,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普世价值的倾向,它们往往带有极强的破坏性,破坏既定的政治框架和平衡,并且依照自己的理念,对既有框架进行改造。

  而这种改造的破坏力,大明眼下压根承受不起,本就腐朽的王朝,若是强行用意识形态去束缚改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大厦倾覆。

  第三个叫做务虚。

  强调实践,崇尚现实,本身就是一种务虚,空谈,伴随着空谈出现的就是内耗和空转。

  亦如眼下大明朝,朝臣们为了节省开支而上书请求裁撤驿站的诏书,其中有坏坯在居中谋求私利,但是更多的人在侃侃而谈,坐而论道,从来不脚踏实地的考虑问题。

  也就会出现倪元璐这样的人,明明不坏,但是蠢了些,就会误入歧途。

  第四个叫做教条。

  何为教条?

  就是攥着某些人的解释,反复的唠叨,孔子老先生都已经去世近两千年了,大明的儒家学子们,还在抱着两千年前的文章呓语,哪怕是王阳明的心学,依旧有无数的弟子以得到王阳明的亲手批注而喜不自禁。

  丝毫不考虑这些两千年前的文章或者王阳明的文章,都有鲜明的时效性。

  这些蕴含着道理的文章,慢慢变成了经文,经文又变成了教条,教条最后变成清规戒律。任何不符合清规戒律的解读,都是异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