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天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商贾之家想要入仕,那就得兜个大圈子,小商人直接变更姓名附籍,或者直接弄个作坊冒充匠籍,投军充当力士或者校尉,到了造黄册的时候,塞点钱给办事的官员,这户籍也就变了。
大商贾玩的就是圈地,购地无数,不承认自己是商人,你看我这么多地,肯定是农户。
比如后来创建了东林学院,直接奠定东林党基础的顾宪成,就是典型的巨富商贾之家,他就是通过圈地将自己商贾身份洗白,因为在京师鼓吹“以义诎利,以利诎义,离而相倾,抗而两敌。以义主利,以利佐义,合而两成,通为一脉”的政治主张,被斗出了京圈。
大明皇帝对于科举的改制的思路是英雄不问出处,人才不问来路的调整,对此,大明的大户们自然乐见其成。
但是他们总觉得后面一条【不再限制蛮夷参加科举】有些奇怪。
但是大明皇帝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洪武四年辛亥科金榜的第二十五名名叫金涛,是一名高丽人。
朱由检一句【高丽入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弄的朝臣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反对,也算是有前例。
不过大明的学子也就是稍微关注了一下,就不再讨论和关注,估计皇帝也是为了彰显天恩浩荡,四海之内皆系君父一体恩养的胸怀。
大明学子有自己的骄傲,番邦蛮夷若是在科举中把他们打败,他们岂不是更加羞于十年寒窗?
虽然与蛮夷为伍,的确是有点掉价,但是能够在科举上踩蛮夷一头,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很满足的事,毕竟在战场上,大明现在节节败退。
这件事很顺利的推行了下去,大明学子们开始了备考,而王承恩也收拾好了行囊,押运着好不容易筹措好的粮草和饷银,奔着皮岛而去。
大明朝百无禁忌的应考方式,传的速度很快,宣府外的归化城是第一个得到消息,是跟着大明皇帝的敕书扩展大明互市的诏书而来。
而喜峰口外的广宁府是第二个收到消息,随后迅速传到了海州、辽阳、沈阳和抚顺,席卷了整个辽东大地。
朝鲜方面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但是还是由皮岛方面的商贾,将这个消息传递到了朝鲜和倭国。
黄台吉收到消息,已经是大明皇帝颁布这个改制消息的第十天,今年的冬天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沈阳城内已经下了一次大雪,整个大地白茫茫的一片,如同黄台吉的心情一样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