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不过抽练七十多万兵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就得有钱。户部官员粗略计算了一下,要支持这一计划,至少需要千万两银子以上。最后讨价还价一番,减少了部份。
“向天下加征练饷七百三十万两。”平均抽练一兵支银十两。
有大臣反对,称万历末年,朝廷辽东用兵,已经每亩加银九厘,全国加赋五百二十万两,而崇祯三年,又每亩加征三厘,一亩共征一分二厘,统称辽饷。
然后崇祯十年,又是杨嗣昌的提议,天下按亩加粮六合,每石折银八钱,共增赋二百八十余万两,称为剿饷。
现在又以军费无着为名,要加派练饷七百三十万两,算起来,已经共增饷一千六百七十多万两,超过了常年岁入的一倍以上。这样下去,百姓只怕承受不了。
可杨嗣昌却反驳说加征三饷都是以田亩开征,有田者多征,无田者少征,富人会多出些钱,但对普通百姓影响不大,三饷一亩田不过加征一分多银,不到两银银子,一亩田算起来加征不过四升粮而已。
可除了皇帝,大家都知道杨嗣昌在骗鬼,那些加征,绝大多数最后都被从地主富绅头上转加到了普通升斗小民身上。甚至各地的胥吏还会趁这机会,大肆鱼肉乡里,各种火耗等等,最后百姓要承担极重的额外负担。
可皇帝一心支持杨嗣昌,杨嗣昌如今又极得圣眷,谁能否决的了这决定,最终还是通过了加征七百三十万练饷的决定。
通过这项决议之后,皇帝又赐杨嗣昌尚方宝剑,让他亲往中原督师剿贼。
这时,副总兵杨德政进言,献平贼之策。他认为流贼之所以难平,还是因为他们出没无常,流动不居。因此想要灭寇平贼,关键还得加强地方武装。原本地方有卫所驻军,后来又编练过地方青壮为民壮机兵,可地方的卫军早糜烂不堪战,地方机兵更早不能用。
因此他建议在天下各地实行栽练。
具体说来说是府载去通判,设练备一职,品级相当于官军的守备。
州裁去判官,县裁主簿,添设练总一职,相当于把总级别。
练备、练总隶属于知府、知州、知县,专门负责训练民兵;民兵的任务是捍卫乡土,不得调往他处。并且规定数额,每府练民兵一千、州七百、县五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