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当年观照 似非我辈(上)(4/5)

  【问镜】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本身却无思无感。

  这怎么可能呢?

  余慈想起扼死黄泉夫人之前,那一份独特的情绪感受;又想起赵相山刚刚所说的一句话:

  无别有情之心,世间唯她一人而已。

  现在非但无情,连“思维”也没了,又算什么?

  明明是在自家心内虚空之中,余慈却觉得心头隐隐生寒。

  他再顾不得其他,心神切入黄泉夫人灵枢运转的深处,要看个分明。

  便在这里,熟悉的,至少可以称为“生命”的感觉重新显现。

  所有的情绪,或曰灵性,都融在生机之中,除此以外,再无牵涉旁移。

  这一刻,如果黄泉夫人冥冥之中还有意识,那么:

  除了生死,再无他物。

  察觉到这层面,余慈也有所悟:

  也许黄泉夫人的记忆中,本来是有情绪、思维存在的,可是在移转灵枢之时,自然就“内聚收缩”,完全投注到当前的核心问题上去。

  这是怎样的控制力、又是怎样的本能啊!

  而且,这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世人所谓“情景交融”,可以这么理解:

  无当时之环境,自然没有当时之情感思虑。

  三十年前的余慈和现在的余慈,面对同一件事,其思维方式、生发的情感,与现在相比,肯定有大大小小的差别,正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就是这些差别,才有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思维的变化、起落,才能获得种种不同的体验和经历。

  可在黄泉夫人这里,“情”、“景”,还有“思”,好像完全是分开的。

  情绪是情绪,思维是思维,当时环境,也仅仅是个环境。

  恍惚中,余慈便有这么一份感觉:

  黄泉夫人就像是现在的他,进入了“别人的视角”,完全抽离于世间之外,持一份特有的情思,进行观照。

  所不同之处在于,余慈的情思只存在于“现在”;

  而对黄泉夫人来说,情绪思维便在那里,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均独立不改。

  千年之前是这样,千年之后亦应如此。

  余慈想到了件宝物,是当年薛平治给他的那件忘情宝扇。此时应该已经丢在了少阳剑窟内,不知给谁捡了去。

  宝扇之上有言: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