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最近看了评论,发现列位读者对我的创作节奏有很大的怀疑。
我觉得有必要稍稍解释一下。
首先是大纲。
我当然是有大纲的,结尾如何,我已经完全构思好了。目前的故事就是朝着结尾不断而坚定地推进,没有偏离也跑题。
结尾先按下不表。说一说,目前的故事为什么是这样发展的,而且看起来这么慢。
这主要是基于我的两个判断,和一个坚持。
我的“两个判断”,一是明亡的根由在内不在外。二是1620年这个时间节点的后金,是不可能以战取胜的,除非开挂。
“明亡根由在内不在外”这一点,我相信列位读者应该也有类似的看法。而这个导致明亡的“内因”究竟是什么,列位可能各有成见。我认为是“收不上税”。
为什么收不上税呢?
原因当然有很多。隐匿田产说,土地兼并说,官吏贪污说。这些都是,我也认可。
但是我认为,明亡根本的内因,还是明朝建立之初的制度,没有与时俱进,她的上层建筑不匹配她的经济基础。
想要讨论“与时俱进”,首先要分析什么是“时”,怎么算“进”。
想要讨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就要明白,1620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别是什么。
或者说,想要写一个改革的故事,就要弄明白,故事开始的1620年与1368年朱元璋开国时有何不同。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要是能完全展开,其本身就可以写成一本学术性质的书。所以我这里就不展开了,只简单说一个结论。
明代276年,大明的经济基础随着其生产力不断发展而有了极大的变化,但她的上层建筑,却只能算是在洪武祖制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洪武祖制,是一个基于元末战乱后逐渐恢复的小农经济,而创制的制度。
而明中后期,尤其是嘉隆万三代以后的大明,则是一个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也高度发达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社会。(注,个人看法,资本主义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真正高级的是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洪武祖制和明中后期是高度不匹配的,所以需要修修补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