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的鼻子和牛德华一样挺(2/6)

  【重燃2003】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宽大校服也遮掩不住的一对人间大道理起伏不定,瞧得卿云直接直了眼。

  见卿云一脸错愕的表情,秦缦缦银牙暗咬,眉眼却弯成了一泓秋水,笑眯眯地说到,“晚自习我在校史馆的银杏树下等你!”

  ……

  每一次剪发,都是一次心灵的救赎。

  救赎不救赎的,正掏出手机准备来张自拍的卿云不知道。

  他只是想有个仪式感。

  或者说,单纯的为了将来的某一天,在某个重大的场合有装逼的素材。

  “大家请看这张照片,那是2003年春日里的一个下午,普普通通的一天,那天微风不燥,我站在理发店的门口……”

  正在脑子里组织语言的卿云,忽地脸上一僵,脚趾在鞋子里抠了抠。

  在裤兜里划拉了几下后的右手,又不着痕迹的掏出来顺势撩了撩自己西瓜头前的刘海。

  狗东的大强子当年接受采访,说起年幼时每天举着书包游泳过河上学,脸上浮现了一抹莫名的神情,让人觉得十分突兀。

  对此,很多人有很多的解读。

  有的人说,是缅怀,缅怀当年的困苦。

  有的人说,是庆幸,庆幸自己的不屈。

  有的人说,大强子只是单纯的忘词了。

  但此刻,卿云仿佛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大强子当时一定是在遗憾。

  正如此时没有手机的自己,怎么记录下这重大的历史时刻?

  此时,是2003年。

  拍照手机此时不是没有,只是离他这个农村出来的娃娃还很远。

  耸了耸肩膀,自嘲的笑笑后,他跨进了理发店的门槛。

  说是理发店,其实应该叫做剃头店。

  因为此时拿着推子的是“剃头匠”,而非“发型师”。

  这样的剃头店在世纪初也并不多见了。

  03年的锦城,发廊已经升级为沙龙,甚至在向着工作室转变,但是最初的剃头店们还在小巷子里的口碑里生活的很滋润。

  因为便宜。

  哪怕是大街上最便宜的理发店,洗剪吹至少也需要5块。

  而这里只需要1块5。

  比卿云老家镇上还便宜5毛。

  自然,这么便宜的地方,也就别期待什么发型了。

  老剃头匠可不会时下正流行的“郭富城头”。

  而杀马特风格的发型一般出现在城乡结合部,市区里除了街溜子,年轻人特别是中学生是没这个胆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