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七十六·铁路大开发(2/4)

  【北宋穿越指南】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义学即私立慈善学校,由士绅、富豪捐款建立并长期经营。

  社学虽然是公立学校,但师资力量有限,纯粹由地方官府拨款,一些社学甚至只有脱盲课程。这种学校更侧重于宣扬教化,让平民子弟能写会算,让平民子弟懂得法律、礼节和道德。

  如此一来,长期在义学和社学读书的贫寒士子,就只能被迫选择成为文科生。他们的辍学率极高,读两三年就打工去了,能考中秀才的都属于凤毛麟角。

  这一类贫寒士子,多来自暂时不愁温饱,却又没有多少余财,既缺乏家族的长期支持,还想跨越阶层的小市民和自耕农家庭。

  即将傍晚,谢衍坐车返回城内。

  李敦实追上来说:“先生,化学课程全都要改吗?”

  谢衍笑问:“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李敦实道:“太学都传遍了,说这几天连续开会,就是在讨论如何重编化学教材。”

  “没事,你们认真听课就行。”谢衍说道。

  李敦实又说:“这几个月来,工部官吏到我家的水泥厂七八次。还把用新水泥浇筑的凝石(混凝土),扔到酸碱溶液里浸泡观察抗腐蚀性。前两日又来一拨,把我家生产的新水泥,买了好几百斤拿去做实验,听说都是些铁路和桥梁专家。”

  谢衍点头说:“我知道,他们想拿秦国水泥来建铁路桥。”

  “那我们的水泥,岂不是要销量大增?”李敦实欣喜道。

  谢衍却说:“修建铁路,水泥需求量巨大。等确定了新修的铁路路线,肯定是就近建水泥厂来供应。想要用到我们两家的水泥,除非是修洛阳—郑州—开封铁路。”

  “这样啊。”李敦实顿时失望。

  洛阳、郑州和开封,有洛水、黄河、汴河可以连通,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修建铁路的。

  一是更急需建铁路的地方还很多。

  二是靠这三城水运吃饭的百姓,至少在十万人以上,关联从业者可能超过二十万。铁路一旦连通,很多人就要失业,这可是大明核心区域的失业人口!

  ……

  内阁。

  工部尚书陈文昭,正对着一张地图给阁臣们做报告:

  “由于这些年蒸汽火车的性能提升,从太原到真定的铁路,可以更改以前的建设方案。铁路的弯子绕多一些,铁路的坡度修陡一些,能够把隧道缩减到20个,把铁路桥缩减到1100多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