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来历的猜想(2/3)

  【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如此一来,直螺角石不同于后世已发现的任何一种角石的特征便也可以用母巢的基因编辑能力来解释。

  同时,对幼体的照顾,以及击杀一只引来两只的高度社会性就都说的通了。

  最初的母巢大概率也是一只野生的羽翅鲎个体自身蛹化而来,只是第一只羽翅鲎个体被产出后,林易的意识才苏醒过来,接管身躯。

  也就意味着林易对那只从无到有,莫名蛹化成母巢的羽翅鲎个体一无所知,只能推测其“发生了某种未知的变异”。

  但基因突变是无序而混乱的,变异出良性性状的概率就和单抽出ssr有一拼了,一个优良的性状往往是需要漫长的累代来演化出的。

  而这种目的性如此明确,且结果无比复杂的变异,林易并不认为是能自然产生的。

  其更像是被定向编辑过的产物,就像利用母巢的基因编辑能力对羽翅鲎的基因序列做的那样。

  但,在这个时代,没有母巢的情况下,一只野生羽翅鲎的基因序列又是被如何进行编辑的?思来想去,林易只想到了一种可能。

  ……

  后世研究表明,亿年前的中奥陶纪达瑞威尔期,一颗直径150km左右的小行星与另一颗小行星发生碰撞并裂解,将大量细小的碎片抛向地球,史称中奥陶纪流星事件。

  正是在这次事件后,继寒武纪大爆发后的地球生命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物种演化事件-奥陶纪大辐射开始了。

  如果将漫长的生物演化史比作一棵大树,那寒武纪大爆发让树有了枝干,而奥陶纪大辐射则为这棵大树光秃的枝干填充了细枝与树叶。科或属层级的分类单元开始大规模辐射演化。

  而后世研究给出的解释是,中奥陶纪流星事件将宇宙中的部分营养物质带入地球,同时扬起的尘埃让温度带开始划分,极大程度的丰富了物种的多样性。

  但进化程度远超时代的母巢与巢群出现,就不得不让林易重新审视这次事件。

  母巢这种存在并非目前地球生物的进化程度所能达到的,而偏偏在不久-当然是相对于漫长的地质时代来说-之前,发生了一次大量天体碎片坠入地球大气层的事件,并同时引发了地球生物的一次大规模进化,让他不由得联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