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这些片段决定的部分是个体的神经系统能接入蜂巢思维意识集群的关键,基因序列中具有这些片段的直螺角石,必然也是一個蜂巢思维意识集群下的个体。
直螺角石已经对他控制的个体表现出了极强的攻击性,意味着对方是敌非友。
对林易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与他以同样形式存在的敌人。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以真社会性“超个体”的角度来看,直螺角石的群落模式类似后世白蚁,并没有复杂的,体型各异的品级分化,而是让不同生长阶段的个体来担任不同的任务,形成类似品级分化的效果。简单说,就是普遍存在“雇佣童工”现象。
而林易一方的巢群则更接近后世蚂蚁,个体一旦完成蛹化过程,就是体型固定的成体。但同物种间具有相当复杂的品级分化,不同品级间的体型和形态差异堪比两个物种。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白蚁模式的群落为了保证巢群中同时具有各种体型的个体,往往发育速度较慢,难以迅速暴兵补充大型个体,但每个小型个体都有潜力成长为最大的个体,长时间积攒起的底蕴更为深厚。
而蚂蚁模式群落发育速度往往更快,可以快速暴兵,短时间内的消耗战更占优势。但个体一蛹化,体型便永远定型,如果长期要跟上白蚁模式的发展,只能再产出更多的大型个体,需要投入更多的食物资源。
但现在,林易并不知道直螺角石组成的巢群发展了多久。
而按照最坏的可能,它们从中奥陶纪流星事件起就在一直发展,距今恐怕已有数十甚至数百万年。
但好在,从林易扩张一段时间才遇到直螺角石这一点,他可以肯定,对方要么并没有发展这么长时间,要么受限于还未脱离本能影响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发展出太大的规模。
这意味着对方巢群并不是无法战胜的庞然大物。
林易需要的,只是一段稳定的发展时间,以将各地母巢上延伸的海林檎簇群在这段时间内获取的,被储存在母巢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更多的能与直螺角石抗衡的二代兵虿个体。
……
一段时间后,后方。
一道道两米余长的身影摆动着五对桨状划水足,虽不及直螺角石体长,但更为宽阔的身躯在气室与喷水推进系统的共同托浮下劈开水波,展着头部两侧的三对摄食附肢游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