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年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但是数百万人的遣返,可不是一件小事。这不是300多万件货物,而是300多万个人,吃喝拉撒都要负责,费时、费力还费财。
为体现宽容,当时还有规定:“华北区倭俘餐食金额为每人每月3600元,华南华东2400元,华中3000元”,这标准都快赶上了正规军的待遇。
不光如此,还提供了倭俘军官每人500元,士兵每人200元,侨民每人1000元的遣返费。
考虑到当时倭寇国内正在闹大饥荒,所以特别规定凡是遣返人员,每人在不反复挑、不找人代挑的情况下,一个人以最大负重为限,能挑多少粮回家,就挑多少回去,每人一挑的典故也因此而得名。
马速看到这一段历史时,当时还很不理解,我们对待侵略者,为什么这么仁慈?
只能理解为华夏民族以德报怨的气度。
但现在仔细想来,或许也是那时的当局也知道这些倭寇军民并非良善,花点代价,驱逐出境,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毕竟,我们华夏文明,还做不出像罗刹国那样,将60万倭寇俘虏,全部送到西伯利亚挖矿的事情来。
可倭寇就是倭寇,不会因为华夏人民的仁慈和善良,就停止为敌。
这几百万倭寇人中,就有不少人转换身份,隐名埋姓在华国境内潜伏下来,其数量根本无法统计。
现在,作为华国首都四九城,是不少不明国家、溃败海岛的敌对分子,以及土匪余孽等,特别是倭寇,重点潜伏的城市和地区。
另外,虽满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已长达41年。但在暗地里,还有极少数封建遗老遗少,梦想着哪一天可以复辟。这伙人,也是一股不可忽略的敌对势力。
想到这里,马速突然反应过来,易中海和聋老太对话的语言,不会就是满语吧?
从聋老太的私下里的做派、气场等综合分析,这个猜想还真有可能,或许她就是一个满清余孽,甚至是复辟团伙的小头目。
接下来一段时间,马速加强了对之前有疑点的老宅院的严密监控。
没多久,便初步掌握了这些人聚会、交换情报、布置任务、领取经费等活动的规律。
马速准备利用今晚其中一个窝点,又是聚会的机会,一网打尽这个观察到的倭寇最大窝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