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世界的旁门道士】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不妨去看看佛修的经书,也许会对日后的修行有所助益。
想到这里,就往经书较多的区域走去,观阅一阵后,托颔沉思。
与源修踏入蕴源期需要启源类似,佛修修入净红尘,需要观想佛陀。一般佛修会选择释佛教教义中自己所信仰供奉的佛进行观想,比如普生寺的僧人应该就是选择燃灯佛进行观想。
佛修观想佛陀的选择会决定佛修修成的力量性质如何,尽管每个佛修的观想会有细微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无法脱离框架,比如普生寺尘法和尘清都处于参法相境,所参的法相都是燃灯佛本相,差异只在于因修行程度不同产生的力量强度不同和某类性质力量的偏向性差别。
这相对于源修纯粹的本源,刚开始不会带有任何指向性也即包含一切的可能来说无疑是一种缺陷,或许这也是佛修在发展过程中衰落的一个原因。
源修的力量源泉是本源。
释佛教佛修的是观想佛陀,那么道真教、真主教等神修教会应该也是类似。
那真修又会是什么?已经消失的儒修呢?那些体修、魔修之类的小道流派呢?源修作为最后一个衍生出来的大流派,为什么能够横推百家成为现下的主流?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张须这样想着,心道:“以后也许可以研学一下修道演化史,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继续往下看。
佛修净红尘境的修行是一个净化佛修与红尘联系从而显化观想佛陀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入参法相的修炼,若是像无扰这样,本身便与红尘没什么联系的,却是能非常快地完成这个过程。
源修蕴源期的修行则是持续的沟通本源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掌控和运使,若想要进阶结构期则要按照一定法门要求达成几个变化也就是功果的摘取,比如外化功果的摘取就是源力由内蕴运作到显外运动的变化,当然若是不摘取功果理论上也可以一直修行下去力量层次也能持续提高。
在这一步两大修行体系却是有很大的不同,若是从入道的差异角度来说也许可以理解为佛修的修行比较固化,而源修则更加开阔有更多的选择,当然也因此整体来看修行要慢上一些。
由佛衍生而出的礼度纲领和经要教义,比如僧人必须剃度,比如要有戒色戒酒等戒禁,比如普生寺明日要举行的燃灯佛圣诞法会。这些东西竟然不只是形式,还对佛修的修行有着重要的稳固和指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