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铃娘若在,必唾我面。
> 我已无颜见江东父老,唯愿死后火化,骨灰撒入乌岭渡,随执笔者同沉江底。”
阿芜读罢,久久不语。她将日记原件密封,放入特制陶罐,命信使连夜送往星衡碑林。同时,她在医馆后院点燃一盏长明灯,供奉所有因言获罪者之灵。
那一夜,她写下一封密信,直送皇宫:
> “陛下:
> 死者已缄口,活人仍在说。
> 若您真愿听民声,请勿止于听廊击鼓。
> 请查‘信贝道’火灾真相,彻查礼部黑账,重审十年来所有‘自尽’官员。
> 否则,您所闻之声,不过他人筛选后的回音。
> ??一介医者叩首”
信未署名,却盖上了铃娘遗物??一枚铜铃拓印。
***
七日后,皇帝召见刑部尚书,单独密谈两个时辰。次日,一道密旨下达:成立“独立稽查司”,直属御前,权限高于六部,专查民议舞弊、文书篡改、官员贪腐等案,首任主官由曾主持乌岭渡赈灾的退休老臣出任。
朝野哗然。保守派视此举为“自毁根基”,私下串联,欲发动言官弹劾。然此时,京城街头又传出一首新童谣,由一群蒙面孩童在深夜巷中齐唱:
> “新设稽查司,
> 老臣胡子白。
> 不查天边云,
> 专挖地底黑。
> 黑幕撕开见白骨,
> 曾是当年笑面佛。”
歌词直指那位“自尽”的礼部官员,称其生前常以慈悲面目示人,实则心狠手辣。
调查发现,这首童谣最早出现在一名乞丐口中。而那乞丐,正是乌岭渡幸存的孤儿之一,当年被铃娘救下,如今流落街头,靠拾荒度日。
“我不会写字。”他对追问者说,“但我记得每一个人的脸。”
***
风雪再起时,寒鸦城。
孙儿立于城楼,手中握着一封来自星衡碑林的信。信中只有一句话:
> “碑文已刻完最后一笔。北斗不动,人心已移。”
他望向南方,仿佛看见无数灯火在黑夜中次第亮起??那是母亲教子识字的油灯,是盲女抚琴的烛光,是渔船上守护木版的火盆,是阿芜医馆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他知道,这场仗不会结束于一道圣旨,也不会胜利于一次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