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此子断不可留(2/3)

  【重生2004:独行文坛】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可就在主持人邀请领导讲话的时候,那位领导却纹丝不动,并不上台,而是拿着话筒道:“今天我想让当代文艺研究会的白会长替我发言,他的理论水平很高,想必能让大家更有收获。”

  白晔面无表情地走上讲台,故意不看贾平娃幽怨的眼神,调整了一下话筒高度,就开始自己的发言:

  “……其实这次大会所以取得的成果,并不限于平娃刚刚所说的那些,也不限于散文,而是与整个文坛、与国内的文学风气、与在座的各位息息相关。”

  “昨天的风波,相信参会的各位都已经略有耳闻。首先,我要澄清一点——无论是我,还是杨、洪、常、冯几位老师,都是抱着促进作家创作、提高作品水平的心态发言的。”

  “但是,我们的发言却被误解了,甚至被刻意扭曲了。有人,在刻意制造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对立。”

  “成熟、理性的作家应该都能认可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文学批评,同样是一种文学创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完整构成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文学批评就在促进文学创作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诗经》有《毛诗序》,唐宋诗有《沧浪诗话》,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是毛宗岗父子的删改本,《水浒传》如果少了金圣叹的点评,也会失色不少。”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文学批评界,也没有辜负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发掘、推广、帮助了许多作家,加强了读者对他们的理解和喜爱。”

  “我们的工作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面对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型,没有及时捕捉到读者的文学心理需求,导致文学批评出现了停滞与僵化;再比如,对2000年以后出现的新人作家关注不够、关心不够。”

  “我们可以接受批评,再尖锐的批评,只要是公正的,我们都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无端的污蔑,是把小问题扩大化,是扣帽子。这不是正常的文学讨论,是小流氓、小地痞、小混混的作风。”

  “有的年轻作家,仗着有几本畅销书在手,就能信口雌黄,大肆挑拨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制造事端,挑动对立。这已经丧失了从事神圣的文学事业的底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