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商业巨头】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1964年万国企业改名和记国际,看国际两字就看出祁德尊的野心。四大洋行就是实力排前四的洋行,大大小小洋行几百家
四大洋行还没有和记洋行的份,祁德尊开启一系列并购之路,特别是67事件,控股黄埔船坞,通过连环控股,拿下均益仓,和实地产,均益仓旗下的都城地产。
70年代,地产贸易业绩突出奠定了和记洋行四大行的地位,73年巅峰市值一度追上洋行之王。
【四大洋行的海外出击背景是,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二战后第四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行的,这种捡漏行为要多爽有多爽,骄傲的以为捡到宝了,殊不知还有石油危机等着他们】
石油危机四大洋行的命运转折点,和记企业差点破产清算,会德丰寻求收购,怡和海外投资失败(他的过程慢一些而已,80年代重心回归港岛);只有太古洋行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思进取”,默默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所以港岛的股灾并不是几张假股票就带蹦整个港股,仅是导火线。
会德丰洋行,旗舰还是航运公司,老马登的儿子沉迷于航运,间接直接控股大大小小航运公司多达100家,在航运上还和包玉钢的环球航运有合作,合资成立航运公司,然而撑不过石油危机,向怡和发出邀约来收购会德丰。
最为保守的太古公司,反而做起了精间业务,太古船坞结业后的空壳公司更名太古股份公司,控股旗下的业务,关闭了练糖厂,集中经营荔枝角的可乐瓶装业务及糖产品
鲗鱼涌大片土地与美怡合作开发【伦敦城项目】,也在这個时候
港英府长官麦理浩站台,陈父与约翰.施怀雅在媒体和商界政界精英见证下,开工动土。
那些曾经抗议反对人士已经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陈天衡厉害啊!这伦敦城项目让他成功踏进顶层的人脉圈”
“这陈家发展太快了,十年前他还是几家制衣厂的老板”
“我还听说被邀请到伦敦封爵了”台下的人悄悄的议论道
“能在怡和的反扑下,守住了美怡公司,还是有些本事的”
“现在人家坐拥三家上市公司,可不虚怡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