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若调停不了,再由大唐出面,以武力解决。
这个结果,其实也是柴令武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
毕竟,如今他作为大唐的实权宰相,也不可能再什么事情都无条件支持李承乾。
百官们担忧的事情,他必须要考虑到。
同时,帝王的心思,他也必须要去揣摩。
因而,他也只能选择这么个折中的办法,不然,他其实比任何人都想灭了倭国。
但他不能,他是宰相,他必须为大唐四千万百姓,为西征的十万大军负责。
而李承乾,虽然对这个结果也不是非常满意。
但总归他也清楚,现在的大唐,已经不再是有李世民坐镇的大唐了。
作为大唐的新皇,被大唐所有人寄予厚望的新君,他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因为现在,没人再能给他兜底,他就是整个大唐,最大的靠山。
随着策略定下,朝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出使者,前去半岛之上进行调停。
可在选人的问题上,满朝文武又出现了一个分歧,那就是让谁去?
要说放在贞观朝的时候,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没什么好争论的。
毕竟,贞观朝有唐俭这个伟大的外交家。
可现在,唐俭都已经七十四岁了。
难道要让唐俭他老人家顶着七十四岁的高龄,去调停三国战事?
但不让唐俭去,大唐一时间又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毕竟,现在大唐的重心是西征,大唐所有的外交力量,现在也都基本是放在西边的吐蕃和南边的六诏,交趾等国。
于是,满朝文武思来想去,最终把人选定在了一个已经在大牢里关了三年多的人物。
或者说,是柴令武力排众议,说服了满朝文武,启用此人。
而这个人,正是当初因向李世民举荐那迩娑婆寐的王玄策。
让一个被关了三年的人去调停三国战事,说起来其实有些有辱国体。
但在眼下这个关头,其实也没什么合适的人好选了,众人也只能将就用。
于是,时隔三年,王玄策再一次重见天日,踏上了东行之路。
他临走时,柴令武还送了他一个礼物,那是一道印了李承乾大印的空白诏书。
持此诏书,他到了辽东,可便宜行事,甚至可以调动安东都护府的四万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