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缅怀东林六君子的诗会(1/3)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天启5年(1625),七月五日,米脂县,飘香院。

  明末时期虽然底层的百姓贫苦,大明朝廷的财政更是没充裕过,但大明上层的藩王贵族,地方士绅,尤其是江南士绅得到大航海时代的全部红利,富甲天下。

  这些富裕的商贾,用自己手中财富办私学,支持自己的子弟读书入仕,江南文风大盛。

  同时这些富商家族为了让自己家族子弟扬名,也为了干预朝廷的政策,为自己家族谋利,他们也热意出钱举办各色文会、诗会、酒会、茶会,一起吟诗作赋、评点朝政。

  当财富超出了他们掌控的范围,挥霍财富就成为了他们弥补内心空虚的唯一办法,东方是各种文会,诗会,茶会。

  西班牙则是无穷无尽的贵族宴会,西班牙和大明朝是大航海时代开端最大的受益者,但也因为他们不会掌握大航海时代的红利,两大帝国也快速衰落。

  米脂县虽然不如江南有钱,但办各种文会、诗会、酒会、茶会风潮却也是传过来了。

  当徐晨再次带着小五来到飘香院的时候,飘香院已经大变样子了,里面的军官,商贾之流的嫖客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穿着长衫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少量穿着华丽服饰,大部分穿着整齐,还有一部分穿着补丁的长衫,但他们即便是被挤在最边缘,也要加入这场诗会。

  徐晨看到这幕不由得一笑,连读书人都这么阶级分明,穷秀才,富举人,穿着补丁是童生,这很封建,很大明。

  除此之外,妓子们也穿上了读书人的长衫,她们穿梭在诗会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更加为诗会添加了几分秀色,好一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场景。

  徐晨本想找一个偏僻的角落吃一顿,而后看这些明朝读书人的表演,找几个同伴,但一个人打破了徐晨的计划。

  “先生终于来了。”刘永一把抓住徐晨的手,而后对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写出了《英雄记》的搬运工先生。”

  “原来是搬运工先生,晚生许佑见过先生。”四周的读书人顿时向着徐晨围过来,这大半年来《英雄记》红遍整个北方,连带着连《三国演义》的戏曲,说书先生的生意都好了很多,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