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LCO001的检测报告(求追读,感谢!)(2/3)

  【从负债百万开始抽取黑科技】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李兴汉刚把车停好,就被在大门口等着的何科长带着赶往了赵秋山的办公室。

  见人来了,赵秋山迫不及待地问道:“样品和检测资料呢?快拿给我看看!”

  凌正辉闻言,连忙放下了背上的背包,从里面拿出一份盖有中南大学材料实验室印章的材料,以及一个存放样品的防静电盒。

  赵秋冬一把就夺了过去,翻开了检测报告,又拿出了上次李兴汉送过来的LCO001参数资料进行了对比。

  见两边的参数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他脸上的严肃神情才终于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开怀的笑。

  有中南大学出具的检测报告在,那就证明了LCO001肯定是没问题的。

  总不至于堂堂中南大学还会跟李兴汉串通来骗他一个区长吧!

  放下检测报告,赵秋冬这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存放样品的防静电盒。

  就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两个电池。

  其中一个是长65毫米,直径为18毫米的圆柱体,这是18650电池的标准规格。

  另一个是扁平的长方体,其上标注为90mm*50mm*5mm,重量28g,这是目前手机聚合物电池的常用规格。

  凌正辉在一旁解释道:“我们实验室人手比较富余,就按照两种不同的形态对LCO001进行了试生产,两者的能量密度都达到了260 Wh/kg,其他参数也与李总给的资料参数吻合!这颗18650电池的容量达到了3100毫安时,聚合物电池的容量为2400毫安时。”

  “好好好!”

  赵秋冬一手拿着一个电池,爱不释手,连说了三个好。

  不过他也没有完全被兴奋冲昏头脑,理工出身的他深知实验室生产和工厂生产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些东西,实验室能生产出来,并不代表工厂也能生产。

  原材料的价格,加工精度等,都有可能成为工厂量产的阻碍。

  “如果把雷凌新能源交给你们,有把握实现LCO001的量产吗?”

  听到这个问题,李兴汉也把视线看向了凌正辉。

  作为雷凌新能源的总工程师,也只有他能回答这个问题。

  凌正辉也明显早有准备。

  “18650电池肯定是可以生产的,只不过雷凌新能源的卷边、焊接精度与实验室比起来肯定是有差距的,会对量产的18650电池造成一定的性能损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