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个岸先(2/3)

  【高门庶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宋时安点了点头。

  “你一定要好好考,争取考上个举人,然后你爹再给你谋个京城的吏。别看他嘴上严厉,但你要真考上了举人,他不会不帮你的。”江氏语重心长道。

  科举是大虞当朝的皇帝开创的。

  跟宋时安所知的科举差别不大,但只有三个级别。而且因为非一统王朝,内忧外患,亟需为朝廷补充人才,考取了举人名次太低的话,可直接为重要部门有晋升空间的吏,并且在任上时,可兼职考取进士,避免浪费朝廷资源。

  童试,考取的为秀才,每年一次。

  乡试,考取的为举人,每两年一次。

  会试,考取的为进士,每两年一次。其中前三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少了一个殿试也合理,毕竟因为人口基数关系,每一届的三十名左右进士,基本上都直接任免官职了,为的都是加强皇权,尽快为朝廷输送人。

  而为人所熟知的《范进中举》,说的就是古代国考。

  而且因为这篇文章,导致现在人普遍对举人有两个误区。

  一,举人非常难考。

  二,考上举人就能当官。

  举人的确很难考,但谈不上极其难考,因为在有科考制度后,举人就是进入体制的前提。

  而考上举人之后,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为候补官,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

  只有极少数名次非常靠前的,才有机会任职八品九品官职,每省的解元(第一名),方可七品起步。

  范进中举之所以牛逼,并不是考上了举。

  而是,他是全省第七名中举。

  每个省中举的名额都有上百人。

  如果是世家官僚背景,在开局大幅度领先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考不上举,那就是平庸。

  如果这一次宋时安再落榜,那就是连着三次没考中。

  真的差点意思了。

  所以,不要光谈宋家这个原生家庭对宋时安的伤害。

  宋时安在商K酗酒掉进河里差点淹死,对原生家庭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娘,我喝完了。”

  宋时安喝完粥后,将碗递给了江氏。

  见他要起身,江氏连忙问道:“你要做什么?刚醒来还是多休息。你有什么事情,娘替你做就行了。”

  宋时安摇了摇头,而后走到了自己的书案,缓缓坐下:“娘,我要读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