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造反须流贵人血(2/3)

  【扫元】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和千户的大买卖相比,在下不过是鼠窃营生,不值一提。”

  话都说到这份上,石山干脆挑明了讲:

  “鞑子无道,天下纷乱,大丈夫生于此,岂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邓兄,乱世博富贵机遇虽多,却是稍纵即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踞案几上,终入鼎镬中啊”

  这句话既是赤裸裸的威胁,也如当头棒喝直击邓顺兴内心,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之前输在了哪里,其人本就果决豪迈,当即起身行礼,道:

  “千户心阔如海,不计前嫌,顺兴愿为千户驱使,从此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石山可不是赵均用,既然决定拉拢邓顺兴,该下的本钱就不会含糊。

  “哈哈哈,好!俺就知道邓兄是做大事的人。我军草创,兵甲奇缺,兵宜精不宜多,初期只能给你五百人编制,你先拟一个筹建方案,尽快报过来。”

  “千户!”

  正所谓一不做二不休,邓顺兴深知江湖规矩,既然决心投靠义军,就不能再有骑墙心态,不交投名状断绝自己的退路,如何能得石山真信任?

  “虹县官仓存粮有限,怕是不够筑城、扩军之用。”

  果然上道!

  石山饶有兴趣地看向邓顺兴,道:

  “不瞒邓兄,确有缺额,俺正为此事发愁,邓兄可有良策?”

  “良策不敢讲,只是略知乡情。范圩范氏勾结鞑官巧取豪夺,田亩最广,积粮不下万石。城西梁氏为富不仁,多行不法。只要拿下这两家,义军至少大半年不愁钱粮。”

  方仲文、冯煜和三名小吏昨日提供的供词中都提到了范梁两家,所列罪证或有多寡,却不比其他几家大户更突出。

  石山之所以没有立即行动,就是觉得罪证少了些,也轻了些,若一视同仁轻轻揭过,又难以震慑人心。

  他虽然急于安定虹县,却不想要一个除了城上守军和衙中老爷,啥都没变的虹县。

  毕竟,若只是用竹竿挑落衙门屋檐上几片瓦就算造反,那这造反也未免太儿戏了。

  城头搏杀,死一些平头百姓的儿子,只是造反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唯有杀官杀大户流一地的贵人血,再分其利益适当惠及底层,才能让更多人参与造反大业。

  邓顺兴刚入伙,急于献上投名状,开口就出卖欺压自家的本地大户,却是歪打正着,为“红心营”立足虹县补上重要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