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一位广西民族大学的老教授跪在她面前,老泪纵横:“我们找了一辈子……原来它一直没死,只是睡着了。”
冬至那天,启音井迎来了最盛大的一次还名仪式。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与者挤满了山谷。有戴白帽的回族老人,捧着一本手抄的《突厥语大辞典》残卷;有藏族妇女,将祖母临终前口述的创世史诗录成磁带,放入羊皮囊沉入井中;还有几位聋哑学校的老师,带着学生用手语“朗诵”一段段被遗忘的民谣??他们的手势整齐划一,如风吹麦浪,在空中划出无形的韵律。
就在午夜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井面忽然沸腾。
不是水花四溅的那种沸腾,而是一种内在的震动,仿佛整口井成了一口巨大的共鸣箱。紧接着,十二道光柱自井底冲天而起,直贯云霄,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每一束光中,都浮现出一个名字:
**周培元**
**沈昭华**
**乌力吉?巴特尔**
**陈十四娘**
**韦明德**
**李砚舟(噪音公社创始人)**
**赵玉梅(西南某村最后一位女鬼师)**
**王大耳(东北跑单帮说书人)**
**阿?(傣族贝叶经守护者)**
**韩十三(西北秦腔盲艺人)**
**欧志宏(闽南讲古人)**
**林朔**
最后一个名字亮起时,天地骤然安静。
连风都停了。
然后,一道声音响起。
不是从井里,也不是从天上,而是从每个人的胸口??像是心跳,又像是低语。那声音极轻,却清晰无比,说的是普通话,却又混杂着上百种方言的尾音:
> “我们回来了。”
人群爆发出哭喊与欢呼。有人跪地叩首,有人相拥而泣,更多人开始齐声念诵自己家乡的古谣。刹那间,山谷成了声音的海洋,各种语调、节奏、音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声浪,滚滚向上,撞碎了低垂的云层。
小归站在高台上,手中玉笛悬于唇边,却没有吹响。
他知道,这一刻,不需要引导。真正的语言,从来不是被人演奏的,而是自己生长出来的。
他抬头望向星空,忽然发现北斗七星的位置变了。七颗星连成的不再是勺形,而是一支竖立的笔,笔尖正对着启音井的方向。更诡异的是,银河的流向似乎也在缓慢偏转,像一条苏醒的河,正缓缓注入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