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你再造大秦?】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九月初,关中平原一片金黄,微风轻轻拂过,粟米波浪层峦迭起,美不胜收。
咸阳宫中,阔别旬月的赢斐出现在了正殿之上,内史郡守子婴看着这个年轻的面孔,眼神中充满了敬畏,赢斐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解决了大秦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让局面大为改观。
第一次踏足秦国朝堂的陈武、夏侯婴、灌婴等人心情各异,有畏惧,有震惊,更多的还是兴奋,窥一管而知全豹,从咸阳就可以看出秦的底蕴绝非山东六国可比。
“君上。”
“九原郡守冯英来报。”
“代郡、雁门、云中等地相继涌入边民十余万,治下人口达三十万,正在兴修水利,开垦良田,已经补种了麦子,今秋的粟米逐渐逐渐收割。”
中车府令韩谈率先出言禀报道。
“嗯。”
微微颌首,赢斐对于冯英的雷厉风行表示认可,九原、云中、代郡、雁门位于塞北,历来遭受匈奴人的侵袭,百姓苦不堪言,四郡人口堪堪六十万,二分之一都集中到了九原郡。
秦末的气候相对于后世更加温暖、湿润,由于人口稀少,大多数地方都是荒野,没有得到开发,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三十万人只需要撑过下半年,局势便会一片明朗。
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一些问题,秦朝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稻、黍、稷、梁(粟)、麦、菰,关中五郡主要种植黍、梁、麦,麦子种植最少,原因不单单是麦饭口感粗糙,剌嗓子,还有梁(粟)的适应性高,耐旱、耐瘠、耐盐碱,小麦季节性强,种植难度大,需要大规模建造灌溉设施,关中五郡唯有内史郡大量种植麦,郑国渠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九原郡所在的后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黄河在这里水势较缓,河面宽达六里以上,河床满布沙洲、岔流,还有许多旋流,河道极不稳定,常向南北迁移,因此造成许多牛轭湖,为修建水利设施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后世的后套平原可是内蒙古高原的米粮仓。
不同于后世的粮食作物,现在的粮食产量非常低,亩产能够达到百斤已经是上等良田了,水稻平均亩产不超过96斤,菰米亩产2、30斤,黍、稷、梁(粟)亩产大致在110至130斤左右,小麦亩产能超过150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