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要不起,过过过(1/5)

  【我盗墓被直播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八旗各有旗主”

  说话之际,曹七七站在五拱石桥顶端,远眺前方:

  “前方就是慕陵的陵园了,慕陵虽然位于清西陵,但其神道放弃与泰陵相接,最南端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一座五孔桥,这也是慕陵的第一座建筑,它改变了清皇陵中的三路三拱石桥的惯例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五拱石桥”

  “整座石桥依旧是青白石建成,雕有桃形望柱头,荷叶净瓶栏板,桥长米,宽米,大家可以看到整座桥姿态优美,宛若飞虹横跨南北”

  曹七七说着移动镜头给众人展示四周的景色。

  尽管地面的砖石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凹凸不平,但站在桥上远眺八方,青松环绕,大河蜿蜒,古道西风应和着宫楼玉宇,纵是冬季,无形之中多了几丝荒凉之感,置身其中依旧美不胜收使人心旷神怡。

  “不愧是风水宝地”

  人们赞叹不已。

  “有机会一定要去旅游看看”

  “主播,你继续说八旗,八旗旗主是谁?”

  “还有,你说的包衣佐领,是不是就是包衣奴才呢?”

  短暂的话题打断,还是难以阻挡人们对清朝八旗的好奇。

  “你们关注的终点是不是奔偏了?”

  曹七七哭笑不得,没想到众人居然关注点是这个。

  “佐领就是牛录的意思,这个说过”

  所谓包衣,就是包衣佐领管领下人,或称包衣人;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于皇帝、宗室王公之家的一个奴仆群体,称之为包衣奴才也不为过。

  分为佐领下人、管领下人、庄头人三大类,主要担任府员、护卫、随侍、庄头、陵寝园寝守护等多种差使,从事管家务、供差役、随侍等,所以有“内八旗”之称,与被称作外八旗的更具军事职能的旗分佐领相对,但遇有战事包衣也应征参战。

  包衣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满洲实录》(清实录)之中。

  最初的起源是女真部族的下层成员、统治家族收养、接纳的非血缘关系的家族、氏族成员和部分外戚族众等。如内府完颜氏就曾因与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姻亲关系而被编入包衣。

  随着努尔哈赤家族势力的不断扩大,包衣的来源也日益复杂。从之前的来源又拓展至战俘、契约奴仆和获罪之人。此后,以他们作为主体的包衣成员身份也日渐稳定,开始以一个奴仆阶层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