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倍屈辱李鸿章赴日 丧主权中…(3/5)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不过此时陆奥最担心的,莫过于刺杀事件可能会引发列强干涉:

  “若李鸿章以负伤作借口,中途归国,对日本国民的行为痛加非难;巧诱欧美各国,要求它们再度居中周旋,至少不难博得欧洲二、三强国的同情。

  而在此时,如一度引出欧洲列强的干涉,我国对中国的要求亦将陷入不得不大为让步的地步。”

  他与伊藤商议后,打算答应清廷一直渴望的休战请求,以表公明态度。

  不过大本营认为眼下形势中止战斗,军略上颇为不利。

  伊藤只能去信养病中的军界元老山县有朋陆相说明形势的严峻:

  “欧美社会对日本的赞赏之声到今日全变为对**的怜恤之声,反而诽谤我国国风……此际除了希冀非常之英断外别无良药,希望您能助以一臂之力。

  据美国驻俄公使发回本国的消息,俄军3万已进军**北部,且其数目在渐次增加中……”

  山县复信表示同意最长两周的休战期限,但强调全军休战乃到底为难之事,而且仅主张部分停战。

  取得军方支持,26日下午2点半伊藤在广岛大本营会晤海相西乡、藏相松方、农相榎木等文武大员,详述不得不停战的理由,取得了众人理解,决定无条件休战三周,但休战区域限于奉天、直隶、山东三处。

  3月30日,双方在休战协议画押。这样一来,4月20日前清廷可以暂保北京城安全。

  难怪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发怒道: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李鸿章遇刺的第二天,清政府给李鸿章来电,除慰问伤势之外,还指示应趁“彼正理曲之时,李鸿章据礼与争,或不至终秘不与。

  ”当时,如果李鸿章就势回国,再怂恿列强进行干涉,也许《马关条约》的内容就不会是后来那个样子。

  可是被列强与日本欺负得没脾气的清政府压根儿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只是担心如果不及早结束谈判,在华日军将会继续制造战端,危及京师安全。

  28日,当伊藤博文再次来到李鸿章的驿所,告之日本天皇已下令停战时,李鸿章不禁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几天来在谈判桌上口干舌燥没能取得的战果,竟然会因为自己的遇刺而峰回路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