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继承顺序争议(4/6)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其余东林党人也同样察觉到这一点,明白了韩爌抢着出言的原因。

  实在是此时不宜掀起党争,不能让朝堂上再起波澜。

  朱由检之所以选在此时给建文君臣做结论,也有逼迫东林党认同的意味。

  若是东林党连这点都不配合,那就别想在朝中掌大权。

  对韩爌的识趣,朱由检非常满意,微微点头说道:

  “《涌幢小品》确有不当之处,应当修订完善。”

  “例如书中《族刑》一节,说什么‘战国而后,有三族、五族、九族之刑。国朝乃十族’,分明就是讹传。”

  “本朝谋反大逆尚且只诛五族,何来十族之说?”

  “难道你们都嫌《大明律》太轻,要学夏恕定得严酷些?”

  这话说得朱国祯头上冒汗,群臣也不敢胡言乱语。

  生怕皇帝在重制礼乐修订法律时,把九族、十族的刑罚加进去。

  朱国祯这个时候,已经在庆幸自己奉诏回到朝廷修国史了。

  因为不但《涌幢小品》有十族之说,他私下修的《皇明史概》,也收录了诛十族的事情,

  按照当今皇帝定的条例,他多半会因此受罚,甚至牵连到其它书籍。

  好在《皇明史概》还没刊印,他如今又是资政大臣,皇帝留了体面。

  只要把这些相关内容给修改了,仍不影响流传。

  想清楚这点的朱国祯,对韩爌都不由有些感激了,因为他现在就在国史馆任职,自己的书自己就能改。

  他此时已经决定,要把自己著作的图书全部查阅一遍,把诛十族、夷九族之类的文字全部修改。免得以后被人发现,影响出身封赠。

  ——

  彻底否认了诛十族的说法,并禁止其流传,朱由检继续说道:

  “建文君臣之事,世间多有讹传,朝廷需正本清源,编撰一部正史。”

  “国史馆要担起这个任务,务必编撰出让世人认可的信史。”

  “这部书的名字,就定为《靖难实录》,记录建文君臣,和成祖靖难的事迹。”

  这个命令,再次让群臣哗然。

  刑部主事李若愚道:

  “建文在位四年,敬天爱民,崇儒纳谏,无一失德事。祗因误用汉削七国计以及于难,悲夫。”

  “臣以为建文年号不可不复也,建文庙谥不可不补也,逊国诸死节臣不可不录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