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初御承明殿(1/3)

  【北宋官家】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秋风渐起,七月麦黄。随着天气渐渐寒凉下来,大宋的朝堂,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丁谓倒台之后,中书重新拟奏,经由刘娥核准,采取了新的理政方式,也即五日一次,承明殿垂帘听政。

  今日便是首次听政之日。

  殿中设下幄次,又有细密的珠帘垂下。赵祯居左,刘娥居右,二人端坐幄中。

  帘外,除了有中书,枢密院两府大臣,还有三司,开封府,御史台的长官和属官一员,一同奏事。

  这便是新的垂帘听政,除了审官院,审刑院,以及普通御史不能随时上殿之外,其实已经和早朝别无二致。

  当然,本质上来说,其实还不太一样。

  虽然承明殿垂帘之制一成,意味着大宋的议政中心,真正发生了转移。但是,它并不是法定意义上的议政制度。

  早朝仍然在正常运行当中,并没有废弛,不过,体现出来的,也只是赵祯每隔一i l-一hkp iaea日,还是要按照流程,去坐上半个时辰,当泥塑木雕。

  但不论如何,至少现在,一切已成定局。“臣等拜见太后,拜见陛下。”

  群臣依班次在殿中站定,随后,在宰相冯拯的带领下,躬身行礼。“平身。”

  赵祯的声音传出,群臣这才直起身来。随后,帘后走出一人,正是入内都知蓝继宗,他站定在阶前,道。

  “太后口谕,垂帘听政,本非常制,予本不愿行此御殿之仪,然卿等累请,辞不获已,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

  于是,冯拯再次上前,躬身道。

  “太后临朝,盖先帝顾命之托也,臣等必尽心用事,辅弼朝廷。”实质上如何是一回事,但是,礼制上如何,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说刘娥是垂帘听政,可这种垂帘方式,已经几近于御殿临朝,实质性的开始接见诸大臣。

  所以,该装的样子还是要装的。

  冯拯说完之后,底下群臣也跟着俯首再拜,一切这才算是最终尘埃落定。初次御殿,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

  所以,很快,在冯拯的带领下,奏事便进入了正轨。由军政开始,枢密使曹利用禀奏了两件事。

  其一是吐蕃大族宗哥与党项族李德明相互攻伐不止,已经时有波及宋境,请求增兵边境,以安武备。

  其二是环州刺史上禀,称白马族,鼻族等藩族共三百余户,叛宋入辽,其中,约两百户旋即又返,有一百余户留于西境。

  当地官员恐两处藩族相约潜交,阴图为患,故奏请朝廷赐抚恤钱银,将折返回宋的两百余户藩族迁至原寨五十里外,另行筑寨。

  这两件事都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刘娥在略微思忖之后,便核准了枢密院所奏。

  之后便是中书,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中书比枢密院的地位更高,所以应该是中书先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