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本无意称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袁绍,荀爽打心底里感激对方。
没了袁绍,他现在估计还在汉水之滨。
那个地方,想一想就不是人能呆的。
哪里的气候湿冷,常年阴云密布,连绵的细雨如同无尽的惩罚,让人心情沉重。
荀爽记得自己初到之时,满怀报国之志,但这些报国之志却御不了寒,被潮湿的空气与刺骨的寒风逼得瑟瑟发抖。
河岸边的泥泞和杂草丛生,蚊虫肆虐,每当夜晚降临,静谧中总有萦绕不去的哀鸣。
当然,荀爽去到汉水之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
荀爽依稀记得,当年第二次党锢开始的时候,一大批和他处境相同的士人们像是惊慌失措的苍蝇一样,没有任何目的地四处逃散。
而他选择出海,然后再一路向南,才来到了汉水之滨。
这个逃亡路线不可不谓之艰难。
生活在汉水之滨,天气和环境的对荀爽的影响仅仅是一部分。
而另一部分是对求得学问的艰苦。
那里可谓是文化荒漠,一本书得之不易。
有的时候,荀爽为了求得一本书,时常要奔走于河岸,踏过泥泞小道,甚至常常要在大雨倾盆时躲避,更要忍受孤独与饥饿。
这些对于出身于颍川荀氏的荀爽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他是指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
所以,当他在汉水之滨听闻党锢解除的消息时,心中激动得难以自已。
那一天,空气中弥漫着的不只是潮湿,还有希望的气息。
与他一起逃到汉水之滨的士人们纷纷聚集在一起,欢呼雀跃,荀爽也难以自持。
他甚至......
听到袁绍的恭维,荀爽轻笑,目光在堂内众人身上扫过,随后向袁绍道:“袁君既然前来,正巧今日书院安排了一场辩经,士子们正在讨论《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若袁君有兴,不妨一起观摩,或有高见指点,也让书院学子受益。”
袁绍闻言,面露欣喜,朗声说道:“荀公所言极是,绍自不敢推辞。”
蔡琰微微颔首,面带微笑,心中对这场辩经充满了好奇。
说实话,她早已听闻袁绍在雒阳太学辩经时的威名,却一直未能亲眼见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