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有人要搞大名堂(3/4)

  【材料帝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如果要说在世纪之交的这20年时间里什么产业最赚钱,钢铁绝对是可以排在前三位的。拥有这份先知先觉的秦海,自然要抢先布局,占据这个产业中尽可能多的份额。他搞出来的那些尖端材料,听起来很美,但在盈利能力上却远远不如钢铁。粗略地计算一下,以每吨钢材2000元计算,1000万吨产能就意味着200亿的产值,更何况进入新世纪之后,5000万吨产能的钢铁公司也比比皆是。

  借着替国家计委分担压力的借口,大秦集团加大了对钢铁产业的投资。位于海东省的钢铁厂,原来秦海还担心审批、环评、用地等方面的问题会十分麻烦,结果有了王鸿生的支持,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一期工程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建成,即将投产。这样的建设速度,也算是破了记录了。

  王鸿生并不知道秦海的这些打算,他只认为秦海是出于一片公心,是为了给计委分忧而不惜成本地进行扩张。听说两家钢铁厂都已经形成了产能,他喜形于色,拍案道:

  “太好了!有你们这900万吨产能支撑,钢材市场就掀不起什么大浪了。你抓紧时间布置布署一下,让两边的钢铁厂把产能开满。取消钢铁统购统销的政策,下月就会出台,到时候,我相信肯定会出现一轮大规模的价格波动。”

  秦海道:“王主任,我想确认一下,计委方面期望把钢材价格控制在哪个水平上,我心里得有一个底,以便确定我们的销售价格。”

  王鸿生想了想,说道:“目前毫米的线材价格是每吨1805元,我们希望上涨幅度不要超过50%,也就是最高达到2700元左右;圆钢、结构钢、冷轧板等钢材的价格,也基本上参照这个幅度,即涨价幅度最高不超过50%。我们做过调查,按照这样的价格,钢铁厂的利润是能够保证的,而下游产业也还有足够的能力消化掉涨价的压力。”

  秦海在心里略微计算了一下,以大秦集团旗下几家钢铁厂的生产成本来算,这样的定价基本上是合理的,既不算太高,也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正常的利润。他说道:“我明白了,这个价格我们完全可以接受。我过两天就返回安河,亲自去安排这件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