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3/4)

  【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按照记忆,这种小梢弓是从唐宋时传下来的,后有所改进。弓虽小,但射程很远,且开弓容易,射速快。虽不如长梢弓更加强劲与精确,但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弓了。

  若是组建了马队,这种小梢角弓应当比较适合骑手。

  据刘钧所知,早正德年间时朝廷颁布了一份《武乡试条格》,栽明武举三场考试,一、二场考射箭,第三场笔试。第一场试马上箭,以二十五步为准,第二场试步下箭,以八十步为准。

  朝廷的武举考试,武艺中最重的也就是骑和射了。马上二十五步,步下八十步。

  明代一步五尺,一尺约一米六多点,马上二十五步就是四十米外,步下八十步射程更是达到一百二十八米距离。如此远的距离杀敌,确实厉害。

  刘钧自己试过这把小梢,步下八十步射靶,差不多能百发百中,就是马上也极为精准。看来当初他能考入卫武学,确实全凭的自己的真实本领,才得以录取的。

  低头看着自己这一双骨节粗大,满是老茧的手,刘钧觉得,马队主要还得练骑射。至于火器,似乎并不是什么合适的选择。

  若能把一队人训练至他的骑射本事,哪怕一半水平,那这支马队都能称之为精锐了。不过,若是能给骑手们装备两只短铳,说不定也还是能大大提高战斗力的。不过,刘钧虽然对于明代的历史很是了解,这副身体也熟习骑射,可唯独对于火器,好像完全没什么了解啊。

  还是先练骑射吧,满清鞑子们不也正是以骑射称雄吗?

  对于火器刘钧和刘军都不清楚了解,但对于弓箭刘钧还是很清楚的。

  明代的时候,弓箭应当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之唐宋之时更有进步。典型的情况就是在对箭重与弓力匹配的基础上,注意到箭长度与弓力匹配的关系,在弓力的记录上,也不再以传统的石来计算,而有了专用的力概念。

  刘钧家里就有一本明人李呈芬所著的《射术》一书,里面说到盖弓箭力量,欲其相称。古者弓以石量力,今之弓以个量力,九斤四两为之一个力,十个力为之一石。

  凡弓五个力而箭重四钱者,发去则飘摇不稳;而三个力之弓,重七钱之箭,发之必迟而不捷。何哉?力不相对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