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真实面目(2/6)

  【世子稳重点】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灯下写,井底藏,

  > 一字一句不许忘。

  > 若有官来查书袋,

  > 笑他不如小儿郎。

  > 小儿识得‘权’字义,

  > 大人反怕笔生光。”

  末尾画了一只展翅的燕子??这是“鸣钟八约”的暗记。

  母亲怔住。这歌谣,分明是在回应孩子的提问。有人听见了,哪怕只是一个孩童的疑问,也值得回应。

  她忽然明白:这场斗争,早已不止于朝堂之争、政令之变。它正在渗入千家万户的饭桌前、油灯下、孩童口中。每一个识字的孩子,每一本悄悄传阅的讲书稿,每一段看似嬉笑的童谣,都是战鼓的一响。

  ***

  数日后,京城西市。

  五音队的新节目开演。今日台前围满了人,不单有闲汉孩童,更有不少背着药箱、提着竹篮的乡下医者??他们是从百里外专程赶来的阿芜医馆信使,借着采药之名,实为传递消息。

  老翁照例卖他的糖葫芦,红艳艳的山楂串在竹签上,晶莹剔透。盲女坐在一旁,怀抱琵琶,指尖拨动,琴音如溪流淙淙。跛脚郎中拄着拐杖,慢悠悠讲起一段“奇闻”:

  “话说有一县令,最喜听百姓夸他清廉。每逢议事大会,必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上台发言。你说巧不巧?这些老者,家里田产都翻了三倍,儿子全在衙门当差。”

  众人哄笑。

  郎中继续道:“一日,有个农夫实在忍不住,站起来说:‘大人,渠修好了,可我家地浇不上水。’县令大怒,当场命人将其拖走,说他‘扰乱秩序’。第二日,全县贴出告示,称此人‘精神失常,需隔离疗养’。”

  “后来呢?”一个孩子问。

  郎中冷笑:“后来?没人敢再说话了。但你知道最妙的是什么?”

  他压低声音:“那晚,全县小孩都在唱一首新歌??”

  盲女立刻接弦,琵琶声起,清越婉转,唱道:

  > “大人清廉赛莲花,

  > 可惜根扎烂泥洼。

  > 百姓开口便疯癫,

  > 原来疯病是‘真话’!”

  满场爆笑,连几个伪装成商贩的巡防司密探也不禁嘴角抽动,强忍笑意。

  而这首歌,当晚就被一名小宫女抄录,混入御膳房的菜单送入宫中。皇帝翻开菜单时一眼瞥见,竟拍案大笑,继而沉默良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